《罗马人的故事2汉尼拔战记 》读书笔记

这本书讲述罗马从公元前264年到公元前146年间约120年的历史。罗马完成了亚平宁半岛的统一后,成为西地中海的重要国家。罗马以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开始扩张,这种方式有别于亚历山大式的征服,也有别于希腊城邦狗血联盟,这就是罗马联盟。

既然是扩张,就一定与旧势力起冲突,罗马人这次遇到的是老牌帝国迦太基。本册就围绕着罗马人与迦太基的三次战争开展,通过三次战争,罗马完成了在西地中海的霸业。但有趣的是,在当时的罗马人眼里看来,走上这条路一定是迫不得已的,是一步一步抵抗侵略的结果。

第一次布匿战争实质是与迦太基争夺西西里岛控制权。迦太基是一个由腓尼基人移民建立起来的国家,即是农业大国也是商业大国。在罗马扩张之前,控制西西里、科西嘉、撒丁诸岛,是西地中海当时的霸主。

战争的焦点是西西里岛,战役过程毋须赘言,整个战争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罗马海军的崛起。作为一个农牧国家,罗马人是不善海战的,但要与迦太基争夺西地中海的霸权,必须直面迦太基的海上霸权。这个过程出人意料的顺利。罗马人通过科技创新,发明了乌鸦吊桥的战术,将自身的长处最大化的发挥,一战定乾坤,打的传统海军大国迦太基抬不起头来,其实也奠定了迦太基失败的基调。想想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要是迦太基能够通过海军给汉尼拔以足够的支援后果会是怎样呢?

当然,人说百年海军,罗马人在发展海军过程中还是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的,最大的敌人不是迦太基的海军力量,反而是大海本身,被风暴吞没的几万人是罗马人不了解大海的惨痛教训。

第二次布匿战争又被称为汉尼拔战争,是三场战争中的最著名的战争,也是本书的核心内容。

被西方誉为战略之父汉尼拔经略西班牙,并以西班牙为基地,率领9万名步兵,1.2万名骑兵和37只战象,完成了翻越比利牛斯山、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本土的壮举。横渡罗纳河损失1.3万人,史诗般翻越阿尔卑斯山损失2万人,先后经提契诺战役、特雷比亚战役、特拉西梅诺战役、坎尼会战,消灭罗马十几万军队。

汉尼拔以一己之力挑战强大的罗马,辗转意大利15年,在这期间追随汉尼拔的士兵没有后备可以替换和轮休,没有本土补给,只能一路战斗下去。在意大利,罗马人对汉尼拔难求一胜,难以想象汉尼拔这15年是怎么过的。

在我看来,汉尼拔被尊为战略之父,并不在于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的壮举,而在于他从战略上找到了击败罗马的唯一方法,并以难以想象的毅力和战斗力来一以贯之的贯彻这个战略。

汉尼拔进入意大利后目标及其明确,目标不是罗马城,而是意大利南部那些新附的城邦、自治省、同盟国。然而让人绝望的就是,即便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瞠目的战果,罗马联盟仍颠扑不破,这就是一个强大的制度强大的生命力。

汉尼拔在意大利的15年给罗马人上了生动的教育,教育出了一个优秀的学生——西庇阿。西庇阿可以说完全复制了汉尼拔的战略,从西班牙到迦太基,然而迦太基不是罗马,西庇阿一登陆北非,汉尼拔的最终失败的命运已经注定。

汉尼拔的战略目标非常清楚,既不是大量消灭有生力量,也不是占领首都罗马,就是瓦解罗马联盟。这从他对待俘虏的态度能够看出,释放罗马同盟的俘虏,杀掉罗马俘虏,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确实也为他争取到不少的盟友。

从罗马角度看,汉尼拔的战略是赤裸裸的阳谋,所以越是在困难时期,越是要真心维护罗马联盟。罗马人不加重行省赋税,不增加同盟国负担,对于超过供应的小麦付钱购买,种种行为当然有罗马人的道义在里面,但更多的是出于对同盟关系的真心维护。事实证明罗马联盟经受住了汉尼拔摧枯拉朽的攻势和长达15年的考验。

罗马联盟这种扩张方式是很高效的,一但启动就会自动扩张。罗马同盟越多力量就越大,面临的威胁也越多,面临了威胁就要反击,反击成功就会继续扩张。比如第一次布匿战争是因为罗马盟友锡拉库萨受到了迦太基同盟的攻击,第二次布匿战争起因是汉尼拔攻击罗马同盟萨贡托。

罗马看似在抵抗侵略,抵抗完了却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缺完成了扩张。这种模式的扩张就像山顶上滚下来的石块一样,一旦开始就很难结束。但当扩张到一定程度以后罗马就会变成帝国,而帝国到一定版图之后就需要有足够的力量以支撑,不然帝国就会崩塌。

这一本让我对罗马的政治体制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作者不止一次的强调“罗马是共和政体国家,采用寡头政治,少数人统治”。

出于中国式理解很容易很容易将执政官理解成总统总督甚至国王皇帝,是执政官在统治罗马。其实全然不同,执政官的任期只有一年, 其实执政官真正的作用就是军团司令,且不是唯一的司令。他能统帅的就是两个军团,也就是8000人左右,不能再多了。在汉尼拔战争中,同时期有20几个兵团作战怎么办,什么前执政官、财务官、法律官都带两个军团上去。所以共和时期罗马真正的掌权者其实元老院和法律。

在罗马历经多次磨难后,终于取得了贵族与平民的和解后,这种寡头政治的政策稳定性,高效性等优势充分发挥,支撑了罗马不断的扩张。

罗马对战败国的处置很值得玩味,作为后世人看惯了亡国灭种的故事会觉得罗马人的处置充满了道德意味和仁慈之心。其实这恰恰是霸权主义的做法。

霸权主义者大抵如此,春秋的霸主甚至连协议都不签,也没有限制对方军队之类的做法,所以所谓霸业如过眼云烟。

罗马的霸权经过打败马其顿国王菲利普,叙利亚国王安条克和马其顿国王珀尔修斯愈加牢固,但帝国主义这事儿一旦开始就会越玩越大,从稳健的帝国主义到严厉的帝国主义的转变。罗马先后毁灭了柯林斯和迦太基城,实现了把地中海变成了我们的海——罗马的内湖

1.共和政体下,罗马军队主力是重装步兵,由承担市民义务中上阶层构成,体现了共和政体的灵魂。

5.之前罗马战士都崇尚公平竞争,他们以公平竞争中取得胜利为自豪,但汉尼拔给给罗马人上了非常生动的一课,让他们知道了用策略取胜也是胜利,让他们知道输了就是输了,说什么也没有。

8.马尔凯鲁斯墓地不是古代拉丁文,而是现代意大利文,所谓历史遗迹,好像大多如此。

9.罗马方面不希望讲和,在被汉尼拔打得一败涂地之后,罗马依然能够保持线.希腊民族是一个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意见,从来形不成统一意见的民族。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