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7%受访者支持高校将游泳列为必修课

“在国外,大学阶段的体育课通常都是选修,这是因为国外的体育课程设置类别多,而且国外学生自身就有着较好的运动习惯。”王宗平认为未来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程可以探索选修的方式。“但选修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条件上。首先要有可以免修的量化标准,另外也要适当提高体育课程的学分,最后要开设更多的类别,让学生充分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而体现运动价值。比如分别开设适合男生和女生的课程,再比如为一些患有慢性病等不适宜剧烈运动的同学开设养生保健类的课程等。

高校通过课程上的设置让学生掌握一些社会技能或生存技能,公众对此有何预期?调查中,76.8%的受访者认为效果好,18.8%的受访者认为一般,4.4%的受访者认为效果不好。

“通过课程设置来要求学生学习游泳这项技能的效果一定很好。因为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学生潜意识里就会更看重这个运动,学习也更认真。”岳义强认为,学习游泳不仅可以强健体魄、提高身体素质,还有助于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何晟峰认为,游泳这项技能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像长期生活在内陆地区的人,游泳用处不太大。其他替代课程更有普适性,比如长跑”。

贺治超认为,除了趣味性,游泳本身也是一项生存技能。“对于今年不会游泳的新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游泳比其他项目更需要耐力、体力和技巧。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会游泳的人很多,现在会游泳的年轻人少了。清华大学将游泳列为必修课引起轰动,反映了我们对体育的认知还仅仅停留在休闲娱乐的层面上。”王宗平说,“进一步来讲,需要培养体育是一种能力的观念。通常我们认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学得好是一种能力,还没有认为体育技能突出是一种能力。可以加重体育在高考中的分值比重,以点带面、以少带多,同时不断丰富体育活动类别。”

对于清华大学将游泳列为必修课,62.7%的受访者认为有助于提升大家对生存类技能的重要性的认知,其他影响还有:有助于加强体育锻炼(54.8%)、督促养成锻炼的习惯(49.9%)、量化大学生体质要求(49.8%)等。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